德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演变-德语德国网站——德语学习、德国信息交流的专业门户网站
欢迎投稿给我们:dedecn@163.com
主页 > 德国信息 > 德国概况 > >正在阅读

德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演变

作者:山东大学德语系 时间:2009/11/29
字体:

作为德国文化的学习者,你知道古腾堡印刷术的发明对德国新闻事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吗?你知道德国最著名的施普林格传媒集团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吗?你知道风靡德国的肥皂剧《verliebt in Berlin》由哪个电视台出品吗?你知道作为世界第四大通讯社的德新社的具体运作过程吗?作为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新闻传媒事业对于德国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。

那么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,追寻德国大众传媒所走过的历程。

 

、起源和发展

 

1450年前后,德国美因茨的工匠古腾堡(Johnnes Gutenberg)研制成功了适合西文特点的金属活字印刷术,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,因此迅速在欧洲传播开来。除了大量应用于宗教教义的印刷传播外,早期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也在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换中广泛应用,载有各种信息的小报开始在德意志地区出现。

根据现有记载,德意志境内1502年出版过打败土耳其人的印刷品,并且首次使用了Zeitung一词。由于印刷术的发明,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和日报都出现在德国,分别是诞生于17世纪初的《通告—报道或新闻报》(Avisa Relation oder Zeitung)和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《新到新闻》(Neue Nachrichten)。其中定期报刊的问世,标志着德国近代报业的开端。

在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和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状态影响下,德国的近代报业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较为缓慢,并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;往往是当国王对自由言论限制较少时就会有新的刊物发行,而当国王加强压制时便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。直到18世纪末,拿破仑的入侵强烈冲击了德意志封建秩序,带来了法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法典制度,在这种形势下,德国的报业有了新的起色,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出现在世纪之交的《总汇报》(Allgemeine Zeitung)。《总汇报》是一份资产阶级的报纸,以敢于大量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而闻名,曾被恩格斯比作德国的《泰晤士报》(The Times);在它的先导作用下,德国境内先后出现了一些带有自由色彩的报纸,它们进一步推广了民主思潮,对于当时封建制度的瓦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到了19世纪中期,欧洲革命风暴此起彼伏,德国的无产阶级力量逐渐成长起来。为了传播革命思想,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创办了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大型日报《新莱茵报》(Neue Rheinische Zeitung),于184861日正式创刊。《新莱茵报》以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,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办报思想和理念,作为“无与伦比”的革命报报纸刊模本对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1870年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德国逐步结束了各邦分裂割据的局面,从此实现了德国的统一(不包括奥地利在内)。虽然统一后俾斯麦对报业领域实行集权控制,但随着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,资产阶级报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,除原有的《总汇报》、《科伦日报》、《国家日报》等外,保守派、中央党及耶稣教自由派等政治派别纷纷出版了自己的报纸,因此政党报刊成为当时报坛的主体。

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,德国报业发展没有经历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,这主要归因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相对滞后。随着工业革命逐步兴起,城市化步伐加快,德国传媒业迎来了现代化的浪潮。

 

 

、现代传媒逐渐步入正轨

 

一)报业

 

19世纪末期开始,德国社会不断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变化:90年代工业革命趋于完成,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重大发展,同时政治环境也有了相对改善。于是商业性的大众报纸迅速兴起,以这类报纸为基础的报业垄断组织也在不断涌现,从而开始了向现代报业的演变;这一时期的报团主要是由几个报商形成的,他们同时掌握数家报刊,控制着地区甚至国家报刊的大部分发行量,主要有:莫斯报团(Mosse、谢尔报团(Scherl)和乌尔斯泰因报团(Ullstein)。此后德国政治格局一直动荡不安,经历了魏玛共和国、第三帝国时期以及两次世界大战,报业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之中;其中一战后矿业大王胡根贝格(Hugenberg)对谢尔集团的收买体现了工业垄断资本家对报业的渗透。

六七十年代以后,报业发展势头放慢,并且出现了明显的兼并集中趋势。其标志是:报纸的总发行量在持续增长,可是报纸的种数和出版单位却在不断减少,出现了许多实力相当的报团;经过近期的分化组合,目前共分德国市场“蛋糕”的报团主要有:施普林格报团(Springer)——创建于1946年,旗下拥有《世界报》(Die Welt)、《图片报》(Bild)等有影响力的报刊,是德国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,到现在仍占有德国报业市场约25的份额;西德意志汇报集团;南德意志报集团;斯图加特报集团等。

 

(二)广播电视业

 

德国在1903年设立了无线电公司,开始将无线电通信用于航海活动;一战期间,广播更是广泛应用于军事目的,成为德国向国外传播新闻的主要途径。1923年,德国第一座广播电台——德意志广播电台在柏林创建。由于战争期应用间广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视的发展受到钳制,而二战后德国境内的广播电视机构由四个占领国控制,因此自1935年就设立的柏林电视台直至50年代才能为一般居民所收看。

根据德国基本法(das Grundgesetz)广播电视是各个联邦州的事业,由各州自行制定法律进行管理;各州之间或全国性的广播电视事务,由全国各州签订协议加以规定。基于西德各州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共广播机构,这些由一州或几州联合组建的地区电台,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个人,由社会各界共同管理,承担为公众传播新闻、提供娱乐、提供教育的责任;这与英国的公共电视体制有许多相似之处。这种体制的建立,是经历了法西斯舆论控制的德国公众共同讨论的结果,对于战后德国舆论自由和民主构建起到了积极意义。

1950年,西德各州的电台联合起来,成立了德国公共广播联盟(ARD),即现在的德国电视一台;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两个全国性的电台——德意志广播电台(DLF)和德国之声电台DW,后者如今已成为德国对外宣传的主要渠道之一。到60年代西德各州又成立了电视二台ZDF,与一台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。80年代后,西欧各国经济逐渐恢复,各商业机构纷纷加入到大众传媒行业中来,各种商业电视广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,从此西德正式走上了公私并存的广播电视双轨制(Dualsystem)的道路。

统一后的德国基本演习西德的体制模式:广播电视由各州自行立法并管理;涉及各州之间或全国的事务则由各州签署协议加以规定并管理。《联邦德国广播电视国家协议》中确立了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原则,这一方面避免了舆论受单方面控制的现象,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公共节目的质量,因而运作良好。

进入21世纪电视运营模式越来越多样化:有限电视、卫星电视方兴未艾,数字电视也在悄然崛起。由于技术上的优越性,德国电视网络与英、法等国相比显得更为发达;德国政府已经根据“数字广播电视推进委员会”的研究报告,正式宣布要在2010年前全面广播电视的数字化。


  相关资料:

信息来源:德语德国网站
版权说明:

本站发布的各种德语学习资料、信息、专题、专栏等原创内容版权均为原作者或本站所有,未经授权,禁止复制下载用于商业用途。部分采编于网上的内容没有注明作者。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加以说明。如果您觉得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告知我们,我们会妥善处理。

热门文章
相关链接